本文最后更新于 2735 天前,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。
前言
其实,个人忍受 MBP 15 寸的屏幕很久了,看代码字小,看 PDF 报纸 字小,看电影屏幕小。啊啊啊啊。
简单介绍
retina MacBook Pro (以下会简称 rMBP 或者 MBP),15寸配备 2880×1800 分辨率,PPI(每英寸像素数) 为 220;13寸配备 2560×1600,PPI 为 227。 因为没有看手机会那么近,因此尽管 PPI 和手机的不能比,但依旧可以有 Retina 的效果。
4K分辨率有2种规格:3840×2160和4096×2160像素。并不像 1080P 是 1920×1080 是定死的。
准备材料
苹果的 MBP 设备必须通过 Mini DP (Thunderbolt 2) 转 DP 接入显示器,才可以达到 4k@60hz 的效果,并且获得系统的支持;如果使用 HDMI,那么我可以负责的告诉你,4k@30hz 不仅得不到系统级的支持而且看起来不舒服,鼠标移动也不爽~
- 4K 显示器一枚,目前来说,4k@60hz 是 MBP 的极限了,不能再高了
- 13年末的 MBP 设备
- Mini DP (Thunderbolt 2) 转 DP 线材
- 外置音箱、耳机,如果你不在音质而且显示器又恰好有音频输入就当我没说
注意点:
线材的话,一定要问清楚,是否支持 4k@60hz 输出,不然你买了一个最大只支持 2k 的就跪了。
体验
一、目前来说,非常的 nice。虽然计算出来 PPI 才 187 ,但是依旧非常的好,调成暖色调感觉好的不要不要的
二、我的是 15年中 MBP 顶配,看看网页,写写 MD 笔记,看看电影都是不会转风扇的
三、屏幕大了以后可能略微的不适应,因为左右留白了不少,习惯就好
四、接电源的情况下盒盖,显示器的屏幕还是在的
建议
- 还是建议有独显,而且较新的 MBP 设备外接 4K,这样体验才是最好的
- 理论上,转换线材,越短越好。
- 显示器面板一定要买 IPS 或者 PLS 的,很多廉价 4K 都是 TN 屏,显示效果并不会太好。
还有就是,我目前也只是一知半解,刚刚熟悉中。
我购买的材料
这里有 AFF,请轻喷
用了快一年了,很好啊,很 Mac 很配,支持从软件层调节显示器亮度这个特别好